入住九龍城社會房屋 住戶樂安居讚鄰里關係好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02/15 00:00

最後更新: 2018/02/19 14:32

分享:

分享:

社區房屋住戶劉太(右)稱,新居的鄰里關係好,感謝獲社福機構協助遷居,圖左為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。(梁偉榮攝)

由社聯牽頭的「社會房屋計劃」,首個項目位於九龍城新益樓,由樂善堂營運,20戶已經全數入伙。其中1名住戶接受TOPick訪問,劉太來港7年,1家4口僅月入約1萬元,申請公屋逾7年無回音,生活拮据令身心壓抑,難安居樂業。

社會房屋首個項目,位於九龍城新益樓,有20個單位。(梁偉榮攝)

早前她獲樂善堂編配「社會房屋」,上月由劏房搬進新屋,省下的房租除了供一對10歲及8歲的子女報讀興趣班,近日更首次出門往旺角「遊覽」。她語帶興奮,

原來真的很多人在街上唱歌跳舞,難怪這裏叫做旺角。

劉太2011年來港,同年申請公屋。她原居於觀塘不足百呎的劏房,僅夠放下碌架床及書桌,卻索租逾6000元。她憶述舊居生活:

劏房通道窄,一梯幾十戶,住戶品流好複雜,一回家就覺得好壓抑。

劉太的觀塘舊居,空間不多卻索月租6000元,還要付水電逾500元,已佔去全家月入3分之2。(樂善堂提供)

上月她遷入新益樓後,近300平方呎的單位,裝修簇新又光猛,設獨立廚廁,加上租金只需2000元,生活壓力頓時大減。

劉太客廳沒有電視機,也沒有電腦,小孩若要娛樂也只能到附近公園遊玩。(梁偉榮攝)

社會房屋設獨立廚廁,其中電飯煲、爐具均由媒氣公司或熱心人士經樂善堂送贈。(梁偉榮攝)

劉太的10歲兒子,遷居後可獨自睡在上格床,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間,牆壁上的「爆旋陀螺海報」,就是他的小天地。(梁偉榮攝)

她笑言居住環境更寬敞,新屋鄰里關係好,有互助精神,「連煲湯都會共享」。搬新屋後,她的新年願望很簡單,想了不夠兩秒就答:「希望家人身體健康平安」。

雖然香港是文明社會,但劉太稱仍有人會歧視新移民來港家庭,令來港僅4年的先生很難習慣。(梁偉榮攝)

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稱,早前獲商界捐助100萬元,推展第2期社會房屋,料夠用2年,支援20戶家庭的裝修及過渡等支出。劉愛詩呼籲善心業主提供租約4至5年的單位,供樂善堂分租予草根階層。